Thursday, December 12, 2019

共情剝奪

共情剝奪的人,他們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,他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合理化,然後,就會按照自己的情緒做事情,她根本不可能意識別那些事情應該做或者不應該做,或者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或者壞處。
除了共情剝奪之外,我感覺最大的可能性是缺乏自我約束和現實控制。在圖示治療與引用中,有提到人有五種需求,其中,自我約束和現實控制是人心理健康的一種核心需求,當然了很多人可能會不明白,為什麼自我約束和現實控制也是人的核心需求?主要原因在於,人有自我約束和現實控制的話,可以降低期望值,而一個高的期望值,會讓人幸福感降低,而充滿更多的焦慮,參照完美主義者(容易的強迫症和焦慮症) 。
擁有這個圖示的人,會感覺自己很特殊,他們相信自己比別人更優秀,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精英分子,有權利享受特權,認為自己不應該受到正常人際關係中的互惠原則的約束,他們試圖控制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,而不考慮別人的感受。
他們表現的非常自私和誇張,他們堅信自己應該能夠隨心所欲,而不管別人付出多少代價,典型行為包括,競爭性,勢力、想控制別人,以傷害別人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權利,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。
權利圖示也有區別,有一些是自戀者(自負),自戀者做事講特權是為了掩飾自己心中的無能感和情感剝奪感,心理諮詢師將自戀看作是脆弱的特權,治療的重點是情感剝奪和缺陷圖示,設定界限很重要,但是不起決定性作用。
相反如果患者有著純粹的權利欲,那是因為在小時候曾經被溺愛,在成年後依然採取同樣的方法,這種純粹的權力慾望不是對潛在圖示的過度補償,也不是對自己察覺到威脅的一種應對方式,對於這些患者來說,通常不存在需要治療的潛在圖示,設定界限是治療的核心部分,儘管很難有效果。
另一類患者俱有所謂的依賴權利圖示,依賴圖示和權利圖示的混合,這些患者感覺自己有權依賴別人,讓別人照顧自己,他們認為別人應該滿足他們日常衣食住行的需要,當別人做不到的時候,他們就會感到生氣。
權利圖示的基本目標是幫助患者接納人際關係的互惠原則,諮詢師試圖讓患者接受這種觀點:所有人的基本價值是生來平等的,享有同等的權利。一個人不會比另一個人更有價值,所以不應該享有特殊對待。健康的個體不會支配和威脅他人,而應當尊重別人的需要和權利。
權利圖示非常難以治療,因為權利圖示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人帶來很多好處,因為大部分求助者在症狀改善前就終止了治療,既然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人感覺很好,那麼為什麼還要改變呢?
那是因為,感覺自己很有權利或者偉大,會傷害自己,它會讓人變成孤家寡人!

No comments:

熱門必看